發布時間: 2017-11-22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醫療機構的診療工作越來越多依賴醫學影像的檢查(X線、CT、MR、超聲、窺鏡、血管造影等)。傳統的醫學影像管理方法(膠片、圖片、資料)諸此大量日積月累、年復一年存儲保管,堆積如山,給查找和調閱帶來諸多困難,丟失影片和資料時有發生。已無法適應現代醫院中對如此大量和大范圍醫學影像的管理要求。采用數字化影像管理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已經得到公認。
隨著計算機和通訊技術發展,為數字化影像和傳輸奠定基礎。目前國內眾多醫院已完成醫院信息化管理,其影像設備逐漸更新為數字化,已具備了聯網和實施影像信息系統的基本條件,實現徹底無膠片放射科和數字化醫院,已經成為現代化醫療不可阻擋的潮流。
醫學影像是指為了醫療或醫學研究,對人體或人體某部分,以非侵入方式取得內部組織影像的技術與處理過程。醫療影像信息化的過程是指醫療影像以電子形式存儲、共享、加工和分析等過程。醫療影像的起步相對較晚,但是發展極為迅速,已經作為醫療服務中的重要一環。作為診斷過程中重要的輔助診斷信息,醫療影像數據現已占據的醫療數據的80%。但醫療影像的應用、讀取、保存卻問題重重,信息化應用于醫療影像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當前我國醫療影像信息化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我國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衡影響就醫質量
通過醫療影像診斷是現代醫學診斷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醫療影像診斷對影像診斷醫師有較高的要求。當前我國大醫院人滿為患,三甲醫院日門診量常常破萬,而基層醫療機構(中小型醫院、社區醫院)配有設備卻缺乏有能力閱片的醫生,導致大量影像閱片需求無法滿足。偏遠地區患者更是需要長途奔波至大醫院求醫問藥,額外增加經濟負擔。
2、各醫院海量的影像數據沒有互通互聯
目前每家醫院的數據好比一個個信息“孤島”,“院內”和“院外”數據幾乎沒有互通互聯。一方面來源于醫療數據尤其是影像數據的標準未完全統一,存在一定技術和實施成本障礙,另一方便開放影像資源資源共享將削弱醫院部分影像收入來源,各醫院缺乏實施動力。各家醫院影像數據互通整合不但可以避免患者的重復治療,實現無膠片化作業;同時亦可滿足當前醫療大數據的要求,通過數據積累和分析有效支持臨床決策以及科學研究。
3、不利于醫學教育與人才培養
傳統膠片存檔的醫學影像資料保存和查找困難,不利于學術交流和醫療人才的培養。醫療影像信息化產業將引入信息技術手段的輔助與支持,結合行業專家的建議與經驗,實現醫療影像病癥特征的輔助識別,幫助醫生與患者體驗更好的醫療流程,同時更有效的對醫療技術人才進行培養。
當前在行業、政策和技術的大勢所趨之下,醫療影像信息化的應用勢在必行,醫療影像信息化有什么內容,他們又該如何分類呢?
醫療影像信息化有以醫院為應用主體的PACS等院內系統和區域性影像診療平臺。除此以外,企業主導影像信息化平臺逐步進入市場,線上醫療影像云、智能影像分析和醫療影像大數據輔助醫療分析與決策也日益成為一種趨勢。
1、PACS系統—醫療影像信息化的基礎
PACS系統是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的縮寫,意為影像歸檔和通信系統。它是應用在醫院影像科室的系統,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日常產生的各種醫學影像(包括核磁,CT,超聲,各種X光機,各種紅外儀、顯微儀等設備產生的圖像)通過各種接口(模擬,DICOM,網絡)以數字化的方式海量保存起來,當需要的時候在一定的授權下能夠很快的調回使用,同時增加一些輔助診斷管理功能。它在各種影像設備間傳輸數據和組織存儲數據具有重要作用。
隨著數字化信息時代的來臨,診斷成像設備中各種先進計算機技術和數字化圖像技術的應用為醫學影像信息系統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沒有PACS對各個醫療設備影像的收集和存儲,醫療影像的信息化就不可能實現。各種醫療影像信息化的類型都是通過PACS的延伸而得以完成的,如PACS在科室級和院級的應用是最基本的影像信息化(也是PACS當前最普遍的應用),延伸至院際之間則形成區域的醫學影像診療平臺,延伸至互聯網平臺上則形成醫療影像云。
2、區域性影像診療平臺—醫院間醫療影像信息的流通
區域性影像診療平臺基于區域醫療信息系統,整合各家影像信息,在平臺完成醫療影像信息的共享,一般模式為大型醫院+小型醫院的診療平臺,解決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應用的前提條件是區域內各醫院需裝備PACS,并將接口接入平臺。平臺構成后除了提供基本遠程影像診療服務,還會配備移動端醫療影像系統服務,有的還會提供自助終端的服務應用。
遠程影像診療服務,以現有PACS的基礎,將醫院現有的PACS影像、診療信息的查詢整合延伸到智能互聯網終端和移動智能終端上,借助無線網絡技術,使醫生可以隨時隨地查閱患者的影像及診斷資料,給出專業準確的診療方案。
3、醫療影像云—互聯網+醫療影像的應用
影像云技術可以理解成PACS延伸在云端的應用,為民間資本較為活躍的領域。多種醫學影像設備被更加廣泛、頻繁使用,導致影像數據量級不斷增大,帶來存儲成本升高、共享難等問題。而PACS與云計算技術的結合,能降低影像數據存儲成本、實現快速調用傳輸、支持數據共享與應用開發等。具體來說,云PACS能廣泛對接原有設備、無需添加專用硬件和IT管理人員,醫療機構就能低成本地在云端存儲大量影像數據、支持遠程診斷、促進影像數據利用等。
除此之外,云技術的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也可以帶來更多應用,如利用云端的存儲功能和數據傳輸功能,搭建集影像云存儲、影像共享、遠程會診診斷、遠程患者管理為一體的“醫聯通”云影像服務平臺。
“醫聯通”云影像服務平臺
“醫聯通”云影像服務平臺提供基于云計算的醫學影像整體解決方案,可以與CT、 MR、CR、DR、DSA、超聲等影像設備單機配套使用,也可以實現科室級PACS、全院級PACS、區域PACS、區域遠程診斷中心的醫學影像信息化應用,支持網上區域影像共享、遠程影像診斷、雙向轉診、患者異地查詢瀏覽等應用,是集合云計算智能診斷功能的新一代醫療信息系統,是醫院與醫生、醫生與醫生、醫院與醫院、患者與醫生、醫院與患者之間互動的服務平臺。
在實際應用中,首先在醫院安裝醫聯通云影像前置服務系統與醫院設備或已有的信息系統相連,然后選擇遠程影像專家,系統實現患者-醫院-專家之間檢查影像和診斷報告雙向傳送服務,遠程專家運用云平臺功能實時閱片和編寫診斷報告并自動回傳,申請醫院接收遠程專家診斷報告并根據報告制定患者的醫療方案,從而實現影像遠程移動會診的完整流程。
平臺優勢
● 低投入 無需購買,授權后安裝服務器即可應用
● 無擔憂 對PACS應用透明,PACS軟件無需關系底層存儲架構
● 全兼容 標準統一,開放接口協議,可以支持幾乎任意存儲設備
● 全終端 支持PC端、Web端、移動端,支持IOS及Android系統,任意終端隨時隨地存取影像
● 強擴展 無存儲限制,可根據具體情況定制擴展
● 強防護 數據安全,具備防病毒、內容審計、權限管理、數據備份等多重防護
● 新突破 基于IOS或Android本地的醫學影像實時GPU渲染技術(包括CT/PET影像實時融合、影像多序列同步、影像多序列參考線、影像多層繪制等等)
● 新體驗 影像信息傳至云端,即可實現區域影像交換及專家遠程影像診斷,允許醫生在院外(在異地或家中)同步閱片診斷和編寫報告,患者可在家中或另院就診時閱覽報告、云膠片和云影像
— END —